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戀戀客庄風情!吉安鄉公所六日在永興客家村落,盛大舉行「客語社區營造-伯公信仰溯源與辦理-割稻飯活動」,重現五零年代客家聚落及農業社會溫暖的傳統文化,鄉長游淑貞親率大、小朋友們在田裡冒暑忙碌,重溫古早客家人在插完秧、割稻前,祭拜「田頭伯公、水尾好兄弟」,祈願稻作順利長成,並準備割稻飯感謝協助收成,濃濃人情味,令村落耆老津津樂道。
游淑貞與客委會委員葉仁基一早就帶領眾人於割禾前虔誠祭祀,隨即展開客庄割稻飯文化體驗;游淑貞親自為大、小朋友講解割稻及捆稻梗的技巧,社區老大人也熱情分享昔日沒有收割機,鄉親互助人工收割的純樸歲月,由陳源忠村長示範打穀機脫穀;公所團隊仿造昔日農戶會貼心送上割禾中的米苔目、仙草、綠豆湯等點心,讓大家消暑解渴,最後又端出客家傳統割稻飯,讓勞作後的大、小朋友共享收割美食。

活動中處處可見家長帶著孩子在田間認真割稻、打穀或捆稻梗,還有三、五人齊力移動打穀機;小朋友動手捆稻梗,雖然技巧有點生硬,但是經過旁邊熱心的長輩指點,很快就完成捆稻梗;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笑容互相打氣:都說自己是第一次初體驗!
游淑貞說,吉安客庄文藝復興運動,從客話學習到伯公信仰文化的巡禮,此次鄉公所團隊引領大家來到稻田間體驗農夫辛勞農務,過程中的團結共力美好是無法三言二語道盡的,希望小小孩從中體會農民種稻過程辛苦,更懂得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