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法訴訟法 藍擬補強再提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領銜提出的「憲法訴訟法」修法,因被質疑癱瘓憲法法庭,在民進黨團力擋下,未在立法院闖關成功。國民黨立委林思銘說,該案是為了健全大法官體制,無關政治鬥爭,既然社會有疑義,將研議後再提出。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認為,確保憲法法庭的穩定運作,翁曉玲自行撤案才是正本清源。

國會職權法案釋憲大戰開打之際,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林思銘等十七人提案修正憲法訴訟法第四條條文,明定大法官現有總額定義,為憲法所定總額十五人。民進黨團質疑,有七位大法官任期即將屆滿,若國民黨擋下新任大法官人事同意權,等同無法釋憲,癱瘓憲法法庭運作。因此該案五日在立法院會報告事項進行處理時,遭民進黨團提議退回程序委員會,未能付委成功。

連署提案的國民黨立委林思銘受訪時則說,現行「憲法訴訟法」未明定大法官現有總額定義,僅規定迴避的大法官,不計入現有總額的人數,如此一來,恐出現僅三、四位大法官即形成多數意見而做成判決的極端情形,不符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大法官法定人數十五人的意旨。

林思銘指出,翁曉玲的提案是為了健全大法官會議體制,無關政治鬥爭,希望外界不要負面解讀。只是讓我們法制更進步,讓大法官的組成更健全,就這麼單純,太多政治聯想其實並沒有。

由於民進黨團提議將「憲法訴訟法」退回程序委員會時,現場包括國民黨立委皆未表達異議,因此成功封殺該案付委,被解讀是「連自家人都不挺」。林思銘說,該案既然外界有疑義,就先退回,任何法案都可以公開討論,未來將集思廣益、重新補強到更具說服力後,再決定要不要重新列案。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六日受訪時表示,「憲法訴訟法」修法是沒收大法官權力的濫權法案,國民黨應當深知這個修法受到社會撻伐,因此並未強行透過表決,保住翁曉玲的提案、付委審查,但民進黨團只是一時擋下,未來國民黨團極有可能再次排案闖關,爭議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