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勵馨基金會8日指出,行政院提出之性別暴力防治國家行動計畫,是各部會各自為政,忽視結構性問題和多元族群需求,缺乏整體規劃,勵馨呼籲,行政院應檢視現有制度缺失,重新評估和設計實務操作流程,保護受害者遠離暴力。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辦理性別暴力防治國家行動計畫(113至116年)公聽會,勵馨基金會指出,行政院提出的草案,在性別暴力方面仍存在一些核心問題,缺乏整體的規劃,導致各部門各自為政,看不到部會之間的合作,無法最大化資源的利用,並忽略性別平等意識的建立。
勵馨建議,參考國外之性別暴力國家行動計劃經驗,制定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的行動計劃。提升性平單位的實質權,賦予統籌並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並跨國和跨領域的合作至合作防治科技性別暴力問題。並推動性別暴力防治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意識,制定明確的、可衡量的目標,明確各部門責任和時間表。
勵馨強調,過往保護服務偏重異性戀關係和權控性質,忽視結構性問題和多元族群需求,包括多元性別、新住民、移住者、原住民及身心障礙者的特殊處境和跨文化需求,也忽略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間的複雜關係,應建立制度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加強對第一線服務人員的培訓,提供跨文化和多語防治機制,並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理解和尊重。
勵馨表示,從去年Me Too運動中可以看出,性別暴力防治仍然有不足與需要精進的地方,尤其面對多元族群、科技等可預見的新興挑戰,的確很需要由國家的角度,訂定行動計畫來正式面對與因應,提供更好的防治與服務,有效杜絕性別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