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美館成立5週年,集結26名出生、居住或長期於台南創作的中壯輩藝術家,推出「極度維面:台南當代藝術之思辨」展覽,以極具風格、橫跨多元媒材與創作形式,展出63組件作品。南美館表示,展名「極度維面」,回應40多年來,古都文化底蘊與當代藝術家豐沛創作能量以及台南當代藝術從表面至深層所產生質變與新的融合。

南美館表示,台灣在80年代解嚴後,當代藝術家相當積極活耀,更有學者將解嚴視為台灣當代藝術的變革點,展覽邀請策展人陳明惠與南美館共同策畫,希望重新梳理台南當代藝術發展脈絡,呈現自1980年後,藝術家突破傳統氛圍,以台南文化中心及不同型態的替代空間為據點,經多元作品形式,實踐獨特藝術思維,呈現台南當代藝術中深層與表面文化的不斷過度與交融。

展覽規劃4個子題,「記憶與敘事」鋪陳以當代藝術語彙,融合舊時代記憶與文化底蘊,呈現藝術家奇想;「批判與社會性」以藝術家犀利之眼,觀察日常生活與社會中的弔詭、荒謬感與孤寂性,在數位科技生活中,對自然生態保育省思;「自然與再現」呈現藝術家啟發於大自然中的萬物與生態,將自然百態,如花草、鳥獸走禽、陽光空氣等,巧手轉化為創作的題材;「抽象與轉譯」將抽象精神世界、感官經驗,轉化成創作養分;在公共空間的藝術走廊,大型複合裝置作品,結合南美館2館3樓10米高的光影牆及具穿透感的中庭空間,觀眾在各樓層,可從各角度感受,當陽光灑落時,展覽散發的獨特藝術氛圍與魅力。

南美館指出,台南400之際,透過探索台南當代藝術軌跡,深淺文化擦撞出精彩火花。媒材橫跨繪畫、陶藝、雕塑、空間裝置、複合媒材、新媒體、版畫、水墨及書法等,藝術家挑戰材質極限,並以跨媒材形式,呈現多元作品及台南當代藝術40年發展精華,展期至11月17日於2館。
(記者林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