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山海造林 首次放流紫海膽

新北市長侯友宜與海大副校長冉繁華等放流魚苗、九孔苗及新復育的紫海膽。(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14「永續海洋」,新北市漁業處二十日於貢寮區海洋資源復育園區舉辦「山海造林─生物多樣性復育」放流活動,並結合「全健康」理念推動農業健康市∕式,維護保育海洋生態,喚起民眾對海洋保護的重視。

新北市府漁業處昨日於貢寮區海洋資源復育園區舉辦「山海造林─生物多樣性復育」放流活動,積極維護保育海洋生態。 (記者吳瀛洲攝)

市長侯友宜出席,與海洋大學副校長冉繁華及地方民代於活動中放流條石鯛魚苗、川紋笛鯛魚苗、九孔苗及新復育的紫海膽苗等共六千隻。

侯友宜表示,新北擁有一百四十五公里的海岸線、二十八座漁港。為維護海洋生態永續,市府每年與漁會合作推動刺網漁業實名制及輔導刺網漁船轉型,並在萬里、野柳、瑞芳、貢寮劃設四處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及在卯澳灣設立全國第一處栽培漁業示範區。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日出席山海造林─生物多樣性復育放流新復育的紫海膽苗。 (記者吳瀛洲攝)

侯友宜指出,市府以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為基地,結合海大及台灣山海天使協會等產學力量,推動山海造林計畫,每年於卯澳灣海域種植五百株珊瑚,也培育優質種苗增裕海洋資源,目前與海大培育放流生物包括九孔、花枝、海膽、黑毛、黑鯛、笛鯛、石鯛等物種,自一0八年來已放流九孔五十二萬顆、花枝苗二萬五千尾、海水魚苗八萬尾,今年首次放流新復育的紫海膽苗。

海大副校長冉繁華表示,今年新增紫海膽的復育,由於紫海膽在珊瑚生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可適度地抑制藻類生長,以協助珊瑚幼苗順利生長,雙管齊下促進珊瑚棲地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