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加強台灣在生醫資訊的領導地位,陽明交大啟動新竹博愛校區改造,轉變成國內BioICT中心。作為此計畫的起始,成立工程生物科學學院,致力生物醫學與前沿AI技術和半導體整合,也呼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把生命科學工程化視為未來趨勢的觀點。
陽明交大表示,博愛校區不僅是全校最早的校地,也研發出全台第一枚積體電路,堪稱台灣半導體的發源地。隨著博愛校區風華再現計畫,校方將重新活化,轉型為台灣工程生物與智慧醫療重鎮。
隨著目前新建作為智慧醫院示範中心的竹銘醫院,工程生物科學學院八月揭牌;俟竹銘醫院落成,可望發展工程生物科學,從分子層次鏈結生物科技、資通訊科技與計算生物,在精準醫藥、轉譯工程及永續科技特色領域成為全球跨領域生物科技的代名詞。
工程生物科學院院長楊進木表示,工程生物學是綜合生物、醫學和諸多工程的科學,透過量化、模組化、系統化等工程法,來了解、預防和治療疾病,亦可開發建構新農業、生質能源和循環經濟所需技術等多元產業所需之基石。
工程生物科學學院下設一系、二所、三學程,目前已有研發團隊獲得國科會晶創計畫補助,將結合生物醫學、生成式AI與半導體研發快速檢測敗血症與腦中風的智能晶片。亦有團隊投入在微生物減碳及固碳的永續與淨零應用。
為布局生命科學工程化,生物科技學系主任趙瑞益表示,大學部除既有的生物科技組外,三年前率先招收工程與計算生物科學組,因應生技產業所面臨巨量資料的分析與數據建模、人工智慧、分子功能設計等計算科學挑戰,培育工程科學、數理邏輯分析與資訊計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