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團體:以核減碳 不切實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來核電議題受關注,環保團體二十六日指出,產業界的「以核減碳」是不切實際的說法,罔顧核安及核廢處理問題,且評估核電延役時程,現有三座核電廠對二0三0減碳目標毫無幫助。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議預定於八月上旬召開,由於擔任副召集人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發表「核綠共存」說法,讓核電使用議題再受各界矚目。

核三廠一號機二十七日正式停機,環保團體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二十六日召開記者會,一一駁斥近日核電支持者的言論,並呼籲國會應放棄修惡核安管制法規,讓核三廠如期除役。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指出,核三廠從一九八四年開始運轉,一號機本月二十七日將依法停止運轉,二號機則是明年五月十七日停機,這是依法明訂的期限,也是台灣從一九八五年反核運動的成果,產業界近日卻高喊「以核減碳」,完全迴避台灣核電廠是否耐震、能否排除核災可能性、大量的核廢料無法處理等問題,「這樣討論是沒有品質的」。

核電風險與成本高昂,核電延役也絕非如擁核者說延役就延役這麼簡單,崔愫欣認為,在老舊核電廠核安疑慮未釐清、核廢料尚未有解決路徑前,討論核電延役都不切實際也緩不濟急,想要繼續使用核電廠的政治人物,應先提出負責任的核廢政策來說服大眾,先確保核安及核廢料的處置,再討論延役與否。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楊順美說,有人稱氣候變遷太危急因此可以忽視使用核電的問題,「這是很夢幻的想法」,核一廠已實質除役,很多發電設備、電塔都已搬移,設備也多年沒有維護,而核二廠兩部機組也無法繼續運轉,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公開表示,核三廠要延役須先停機更換設備,能否在二0三0年完工啟用都是問號,顯見現有三座核電廠對二0三0減碳目標可能毫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