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府關注青少年行為變化 陪伴青少年度過暴風暴雨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許多青少年在面臨學業壓力、家庭問題、人際關係困擾等多方面挑戰時,感到無法承受而選擇了極端手段,依據衛生福利部數據統計,青少年自殺通報比率逐年攀升,南投縣去年度通報案件數計一千二百餘人次。縣政府衛生局呼籲家長應密切注意青少年的行為變化,如發現警訊,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避免悲劇的發生。

衛生局表示,在所通報的案件中,最多的年齡層為十五至十九歲,占百分之十點四,其中青少年自殺原因又以情感、人際問題為最高,青少年自殺儼然已成為影響家庭和社會的重要公共健康問題。

衛生局長陳南松指出,縣府非常重視青少年及縣民的心理健康,並不斷致力於提升相關資源和服務,南投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個人和家庭心理諮商、心理健康宣導和講座等多樣化的心理健康資源,且為提供可近性服務,於縣內十三鄉鎮衛生所及兩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皆設有免費心理諮商服務。而衛生福利部提供的「十五至四十五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也自八月一日起開始實行,提供十五至四十五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青壯世代,每人三次免費心理諮商以符合青壯世代的心理健康需求。

衛生局呼籲家長應密切注意青少年的行為變化,特別是那些顯示出自殺意圖的警訊,例如,長期的情緒低落、突然的行為改變、對未來失去希望、頻繁談論死亡或自殺、以及與家人和朋友的疏離等。如果發現這些警訊,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避免憾事發生。民眾若有任何心理健康或精神醫療需求,可洽詢南投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