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交通部二日公布公布最新交通事故資料,今年一至五月,道路交通事故十六萬零二百四十九件(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四點九),造成一千一百九十三人死亡,整體死亡率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八點九,但行人累計死亡人數一百六十人,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點六。
交通部分析,今年一至五月,行人死亡人數以高齡者為主,六十五歲以上共一百一十八人最多,占七成四,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以八十五歲以上增加十四人最多、七十五至八十四歲增加三人次之,對肇車種以小型車占五成八、機車占三成五較多,時段以下午六至八時占二成三、上午六至八時占一成二較高。
前五大肇因分別是未依標誌或標線穿越道路;車輛未依規定暫停讓行人先行;恍神、緊張、心不在焉分心駕駛;未依規定減速;未依號誌或手勢指揮穿越道路。其中,桃園市、台中市、新竹市及新北市行人違規穿越道路,及台中市、桃園市、高雄市及新竹市車輛未依規定停讓行人較嚴重,要求縣市加強執法與宣導。
為達成以人為本、人與車相容共享、安全便利之目標,交通部、內政部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加速完成行人交通安全設施,其中中央補助地方之七百九十九處優先改善路口,目前縣市已完成一百二十五處,公路局已完成四十三處,合計完成一百六十八處,各單位正力拚縮短施工期程,目標於年底全數完成。
交通部長李孟諺表示,雖然整體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百分之九,但機車事故死亡人數仍占整體近六成,未來除降低行人族群外,機車事故防制也是未來道安工作推動重點。
有關行人事故,行人未依標誌或標線穿越道路仍是主要肇因,未來會請相關單位依法令針對兩端路口較遠的道路,會勘研議設置行人穿越設施,以降低行人違規肇事可能性,目前國內停讓行人風氣雖已逐漸養成,但仍有部分違規,除持續加強宣導外,也請警方協助優先執法或採科技執法,呼籲駕駛人勿存僥倖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