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市試辦智慧交通共桿 克服A柱盲點提升安全

竹北市試辦智慧交通共桿,只要有行人通行時,就會顯示”行人通行中”的字樣,提醒駕駛人注意,克服汽車A柱盲點。(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正在進化的年輕智慧城市竹北市,竹北市公所鼓勵民間企業進行有助推動公共建設之發明驗證,以POC實驗場域與智宇生醫合作,建置「智慧交通共桿」示範案。

市長鄭朝方表示,人本交通是中央積極推動的建設之一,竹北市人口已上看 廿二萬人,在推動交通友善環境同時,公所也規劃納入科技智慧,透過AI進一步保障行走、行車安全。

鄭朝方指出,公所特別選定車流量大、行人多、行穿線也多的嘉豐十一路與復興三路口進行「智慧交通共桿」實驗。利用安全島上原有燈桿架設「人型偵測電眼」,當有行人穿越,LED即顯示行人通行中,警示右轉車輛駕駛當心行人、放慢速度,而影像資訊亦可架接政府影像資料庫。

鄭朝方說,「智慧交通共桿」示範案將為期一年,而共桿基本概念就是將各項設備安裝於燈桿或交通號誌桿上,視道路、街口、公園、學校等不同場域需求附掛相關設備,不需另豎立桿,符合竹北市推動的減法建設。

此次POC合作廠商為智宇生醫,為智邦科技轉投資公司,透過母公司的物聯網資源,實驗將裝置及網路設備之優勢,運用於「交通安全」領域,提升行人路權,並解決駕駛人汽車A柱死角問題,避免事故發生。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竹北市公所展開雙臂,提供POC場域支持企業進行驗證,讓智慧化公共建設在竹北激發出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