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壓力頻增 國安人士:北京當局欲藉兩手策略突圍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中國近期在區域間動作頻頻,國安人士分析指出,中國在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戰略競爭及內部經濟惡化的背景下採兩手策略,一方面扮演和平使者,一方面展現侵略性,試圖在外交及地緣政治重新取得優勢。

國安人士向媒體指出,該人士並認為,中共當局會持續在灰色地帶升高壓力,加上下半年美、日進行大選,將出現政治真空,北京當局有機會突圍,台灣要提高警覺。

我國安單位官員認為應從長期的角度觀察中國在整個第一島鏈,包括對日本、台灣、菲律賓一系列向前推進、施壓的動作。國安人士指出,中、美處於長期的戰略競爭過程當中,且已演變為中國和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世界的戰略競爭,不論美國或日本未來領導者是誰,這種態勢、方向及強度都不會改變,只有節奏的差別。

國安人士還指出,在此階段不會看到立即且大的軍事衝突,而是西方陣營在經濟及科技方面對中國的施壓,包括某些技術制裁,以及對於中國傾銷的反撲,且這已不是由美國主導,包括歐盟、巴西也都有反制動作,成為全球現象,也成為此階段戰略競爭的最關鍵主題。

該人士分析,中國在這方面被壓迫得有點喘不過氣,伴隨內部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必須尋求戰略上的突圍。中國既然在經濟、科技戰場上失利,便要在外交、地緣政治等其他戰場重新取得優勢,搶占先機,為自己創造籌碼,並對外施壓,試圖改變地緣政治的態勢,造成新常態。

國安人士分析,中國經濟日益惡化,甚至可能面臨重大危機,中共當局目前種種動作也試圖為內部經濟問題造成的壓力解套;解放軍對台灣每天的騷擾、戰備警巡、甚至演習,不論頻度、強度及新的區域、方法都不斷增加,包括夜航頻次增加、大型無人機配合戰備警巡繞台的頻次也增加,這都和解放軍自身能力增長後,只要有機會便一步步往前推進的意圖有關。

國安人士分析中共當局現在的意圖並非是導致重大衝突,也不會立即升高為軍事行動、甚至發動戰爭,而是選擇灰色地帶這塊戰場,利用法律戰、認知戰等各種方式,極盡可能將灰色地帶的壓力推到最高。若此脈絡不變,可預期未來一段時間都會維持目前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