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閱讀競賽3個月平均讀15本 動植物書最受歡迎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灣師範大學推動「科普閱讀力大賽」,以AI(人工智慧)技術協助難度分級,參賽者在三個月內平均閱讀十五點一本書,以動植物書籍最受歡迎,其次是生態和生命科學。今年競賽有三大特色,包括以精準AI閱讀診斷,推薦個人化讀物清單;五力閱讀報表呈現養成曲線;遊戲化的徽章任務及閱讀素養直播課程。

根據主辦單位統計,參與競賽的學生,平均分數超過常模(一般學生)分數七十七點四二分。台師大副校長宋曜廷解釋,七十七點四二分大概是二個年級的差距,可見閱讀是需要「引導」的,不管是科技引導,還是人對人的引導,都能讓學子更願意接觸科普文章,並逐漸變成自律的閱讀者。

台師大華語文教學系主任洪嘉馡表示,可能是參與學生程度較往年提高,系統推薦的書籍也較難。主辦單位會依照每名學生的程度,調配合適的書籍,難度、厚度都不太一樣,因此不能單以本數來評斷學生能力。

至於學生最喜歡讀的科普類別,書籍第1名為動植物(26.9%),其次是生態、生命科學(14.0%)、天文地科(11.3%)。科普文章得部分,第一名是數學(28.9%),其次是動植物(21.4%)、醫藥心理(13.0%)。

今年度除了台灣的學生,還吸引香港弘立書院(第二次參與)、香港滬江維多利亞學校(首次參與)參賽。讓韓國、日本、越南等十四國學生參與,藉此增加華語閱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