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博物館前寒武紀時期特展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早期的地球|前寒武紀時期」特展,即日起至四月五日在成功大學博物館一樓展出。展場以多種岩石、化石、隕石標本,描繪出地球前寒武紀時期的重大演化事件,盼引領民眾一窺地球從渾沌到璀璨的演化史。
 此次特展以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十九件岩石與化石標本為主,輔以科博館地質學組副研究員董國安提供的十二件岩石樣本、奇美博物館六件隕石與岩石標本,加上部分私人收藏,共同勾勒出地球早期的演化輪廓。展出樣本包含地球形成之初持續撞擊地球的隕石、地球最早出現生命的證物疊層石、代表地表開始有大量氧氣累積的帶狀鐵礦、顯示地表曾經被完全冰封的冰磧石、謎樣的艾迪卡拉生物群、被岩漿由一百五十公里或更深處帶至地表的鑽石等。
 成大指出,一般大眾對前寒武紀時期較為陌生,但此時期的幾個演化事件,卻對現今地球環境的生成至為關鍵。董國安表示,前寒武紀占地球四十六億年間九分之八的演化史,許多重要礦產都在這時期形成。了解早期地球如何形成、如何演化至今,對人類未來尋找地球2.0,有鑑往知來的重要意義。成大理學院長陳淑慧認為,探索生命的起源是人類永恆的議題,樂見成大地科系為台南帶來非常優質的科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