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國小轉型原住民族實驗學校,十一日歡喜揭牌,成為賽德克族德固達雅語群第一所實驗學校,也是南投縣第三所原住民族實驗小學。校長孫秋雄指出,該校有超過八成學生為賽德克族德固達雅語群,日後將持續發展賽德克族文化教育,希望在家庭、部落及學校的努力下,讓孩子們成為具有文化力、知識力、國際力、科技力、實踐力及品格力的未來人才。
揭牌儀式十一日上午熱鬧舉行,包括縣府教育處長王淑玲、原住民族行政局代局長林婷玉、仁愛鄉長江子信等都出席。揭牌前,由耆老郭阿玉領隊,吟唱賽德克族傳統歌謠,再由耆老王萬全獻上小米酒、穀物、農特產品及山豬肉,和祖靈對話並祈福,並將煮熟的豬肉以姑婆芋葉包裹,交給南豐國小校長孫秋雄完成祈福儀式。隨後耆老及學生也接連以賽德克族歌舞表達心中的喜悅與慶賀。
校長孫秋雄表示, 歷年來學校校本課程以發展賽德克族傳統文化為主,在前任校長陳麗惠及陳枝烈教授引導下,建構一系列實驗教育課程,加上原住民族課程發展西區協作中心及賽德克族知識研究中心的協助,讓賽德克孩子在校園中學習,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學校的轉型,象徵著邁向完整賽德克族民族教育版圖的重要一步。
南豐國小是繼信義鄉希娜巴嵐國小,仁愛鄉都達國小,南投縣第三所原住民族實驗小學。王淑玲表示,透過學校實驗教育成立,建構民族教育知識體系,為原住民實驗教育譜出另一篇樂章。南豐國小的揭牌不僅是學校發展的新起點,更是賽德克族文化教育傳承的重要里程碑,期待未來有更多族群的孩子可以一起來學習,讓原住民的文化底蘊發揚傳承,共同打造南投縣族群友善多元共好環境。
活動現場並展示南豐國小民族教育課程,包括「生命禮俗」、「德固達雅部落史地」、「編賽織美」、「樂舞傳琴」、「賽家風情」等主題課程,見證努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