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7成民眾反對高中禁愛令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近年私立高中的「禁愛令」爭議,屢屢躍上媒體版面,教育部一度發函,要求各校重新檢視校規,不能籠統地將情感交往、關係曖昧、情感行為不檢或類似規定,作為懲處要件。為此,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十四日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六十八%民眾「不同意」禁止高中以下學生談戀愛,屢屢出現爭議,仍擔心青少年難以處理人際挫折,應加強情感教育。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透過針對十八歲以上民眾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於七月十五日到八月十五日間完成一萬三千一百九十一份有效樣本。

調查顯示,對高中以下學校的「禁愛令」,有高達六十八%民眾不同意(三十七點八%不同意,三十點二%很不同意),男性和高學歷民眾,不同意的比率較高;另,七十八點六%民眾認為青少年面對人際挫折或關係不順利時,情緒管理能力不好,並有八十一點四%民眾擔心時下流行的網路交友模式。

調查指出,民眾普遍認為青少年與友伴關係和諧,但與家人的關係較不好。與家人衝突最常見的原因包括學業表現、交友狀況、沉迷網路、升學就業等。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田秀蘭建議,可先鼓勵學生透過寫札記、靜坐等方式,練習自我覺察、辨識情緒;青少年追求自由,但自由與責任是綁在一起的,及早學會辨識並管理自己的情緒,會是一生受用的資產。

黃昆輝基金會民調小組召集人郭生玉表示,台灣學校重視升學,情感教育往往被疏忽,希望教育單位拿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避免老師「高興教就教,不高興就不教」;然而,遭遇情感挫折時,人們往往最期待家人的陪伴和接納,因此教育單位應從親子教育著手,加強家長對情感教育的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