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媒體報導指出,文化部長李遠(小野)在新內閣中因為沒有靠山,常被當作扛鍋的對象,甚至被傳出是下一個去職的首長。李遠二十日在立院受訪時表示,這是他看過寫得最好的一個劇本,因為完全就是與真實站在的對立面。李遠並強調,現在的他做得很快樂,也對想要把事情做好的心蠻急切的。
李遠指出,或許我自己本身是編劇,上午看到這篇報導,我自己覺得是我歷年來看到寫得最好的劇本,什麼叫最好的劇本,就是「與真實的對立面」,跟真實情況剛好相反。自己正要好好的開始做,因為他來的時機很好,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李永得、史哲都是他的好朋友,累積蠻多東西留下來給他做,如今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鄭麗君以及政委史哲,也幫他爭取很多預算。
李遠舉中正紀念堂禮兵,從蔣介石銅像大廳移到中正紀念堂戶外台階前的寬敞大道為例說明,他曾在禮兵撤出後的兩到三周的周六,到現場查看民眾的反映,先前有人擔憂天氣太熱禮兵很辛苦的問題,好像不存在。他認為,未來應加強說明禮兵為何要撤出,解釋轉型正義及不再個人崇拜及崇拜威權。
但根據媒體報導,知情人士直指,近日文化部被捲入「閩南語改稱台灣台語」、「中正紀念堂禮兵」與「金曲獎表演」等三大爭議,原本是別的部會放的火,但最後都甩鍋給文化部,針對性斧鑿斑斑,下一個位置不穩的閣員,恐怕是當初內閣亮點的文化部長李遠(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