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批文化部預算重疊大撒幣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二十二日表示,文化部透過「政治正確」的包裝,明年度的經費編列疊床架屋,且今年度亦有經費並未經過正規預算審查程序,浮濫使用經費等問題。

國民黨智庫指出,文化部的「重建台灣藝術史二點0社會發展計畫(從民國一一四年至一一七年)」,總經費高達二十一點三六億元。明年度編列第一年預算四點六億元。其中,「重建台灣藝術史二點0計畫」編列一點八二億元。

陳學聖質疑,長期以來,「台灣藝術史」的議題,已經有許多單位在執行,何來「重建」之有?例如:國立台灣文學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圖書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音樂館以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等,都長期分工研究「台灣藝術史」及「本土」相關議題,顯見該筆預算,只是透過「政治正確」的包裝,又再燒一大筆錢。

其次,該筆預算的主要重點,在於讓「台南美術館」升格為國家美術館,光是明年度就編列了八千萬經費。然而,有許多美術館比台南美術館的館藏更為豐富、發展也走在更前面,為何無法升級成為國家級美術館?文化部顯然有拍賴總統馬屁之嫌。

第三,該筆預算在傳統戲曲方面獨鍾歌仔戲,也是另類的「政治選擇」,要將歌仔戲變成台灣傳統戲曲的神主牌。但這項抉擇,反而限縮了與對岸的交流。一方面,過往楊麗花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有數十萬粉絲的盛況,未來恐不再出現。另一方面,台灣戲曲學校可能更招不到學生,遠遠落在京劇之後。

陳學聖說,台灣戲曲學校的歌仔戲科及客家戲科,原訂每年要各招收二十六名正取的國一新生,但一一0學年度分別只錄取了八名及三名,一一一學年度分別只有八名及三名,一一二學年度分別為七名及六名,這才是歌仔戲發展的最大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