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水之光:蘭陽平野自然發現史》新書發表會在臺灣博物館登場

林業署宜蘭分署與吳永華合作出版的《靚水之光:蘭陽平野自然發現史》新書發表會八日於臺灣博物館登場。(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林業署宜蘭分署八日於臺灣博物館舉辦與吳永華合作所出版的《靚水之光:蘭陽平野自然發現史》新書發表會,由分署長蕭崇仁主持,並由最初開啟自然發現史系列叢書的重要推手,也就是現任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副署長林澔貞副署長擔任致詞嘉賓,此外無法親自來到現場的知名作家小野老師(現任文化部部長李遠),也為新書贈序推薦由知性理解引領感性情致的推薦序,觸動著讀者們的心絃。

宜蘭分署與吳永華合作,已出版了《桃色之夢:太平山百年自然發現史》等三本書。為了鑲嵌臺灣東北區內的蘭陽平原與龜山島這最後一塊自然發現史的拼圖,今年推出《靚水之光:蘭陽平野自然發現史》新書。

新書發表會八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是深厚的緣分所促成!因為書中丹頂鶴迷航記篇章,及以羅東為名的風箱樹都與臺灣博物館有著巧妙的連結。風箱樹的模式標本竟是於一九0四由臺灣博物館第一任館長川上瀧彌所採集;原來丹頂鶴的迷航記錄早在一九三二就被發現於羅東,標本也一直存放於臺灣博物館內,讓此書的新書發表會不到臺博館舉辦還真是說不過去,更驚喜的除了丹頂鶴之外,館內還有十六種鳥類標本採集地都來自台灣東北部的宜蘭,其中還包含了現今的保育鳥類黑面琵鷺,書中揭開許多不為人知的自然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