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勞動部將在年底前推動鐘點看護移工試辦計畫,讓民眾向公益財團或社團法人申請派工,鐘點移工擬納入責任制,適用勞基法,盼能順利運作,提供不同的長照人力選項。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國人長照需求倍增,除了運用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等長照服務外,許多人也會選擇聘僱外籍移工在家裡照顧長者,或者是將長者送至機構看護。
目前國內約二十萬個家庭請外籍看護照顧長輩,除了家庭雇主需要承擔較多管理責任,同住的外籍看護也容易有休息不足的情況,因此勞動部推動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也就是鐘點移工計畫,讓民眾多個選擇。
這項試辦計畫是由公益財團法人及社團法人聘用外籍看護,受理民眾申請後,派遺移工進到申請者家庭論鐘點提供看護,服務時數分成部分時數四小時、半日八至十二小時跟全日二十四小時,滿足只需要短期照顧的家庭需求。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指出,移工需要進到被陪伴者家庭中,根據實際陪伴狀況,工作時間確實需要工時彈性協助,若無工時彈性計畫恐難運行,因此預告將納入責任制。
黃維琛並表示,將外展看護納入責任制,前一陣子已經有跟許多關係人進行溝通,也配合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推動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時間,因此預告期縮短為七天,預告結束後再進行後續法制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