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可能將對美提出新台幣四千八百四十億元(一百五十億美元)的軍購,包括六十架F─35戰鬥機、四架E─2D先進鷹眼預警機、十艘美軍退役軍艦、四百枚愛國者飛彈。國防部回應,面對敵情威脅增加,任何能提升台灣戰力的武器裝備,均為籌獲選項。
國防部強調,國軍兵力整建目標,均依作戰需求與國家財力裕度,分年籌獲,任何友盟國家能提供強化台灣防衛作戰能力的武器裝備,均為台灣籌獲選項。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認為,此訊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原因在於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對台軍售政策有其差異,包括前美國總統小布希在二00一年對台提出的八項軍售,為P─3C反潛機、八艘潛艦、愛三防空飛彈,乃至於川普在上一任期對台軍售的M1A2T戰車、F─16V(blk70)、海馬斯(HIMARS)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等,均顯示共和黨較願出售大型儎台,並藉由編列特別預算來增加整體國防預算。
蘇紫雲指出,共和黨、民主黨均挺台,只不過考量的面向不同,例如民主黨可能認為台灣的國防預算有限,因此在有限的預算考量下,軍售台灣有助於提升後勤韌性、彈藥或小型儎台等軍備。
若以台灣所需軍備的優先順序,蘇紫雲推測,應為愛三飛彈、派里級艦、E─2D、提康德羅加級,最後才是F─35戰機。
但蘇紫雲認為,無論要對美軍購何種軍備,台灣仍應堅持「國防自主」,這樣才能與對外的軍購相輔相成。例如韓國雖然對美軍購F─35,但仍自主研發KF─21;日本同樣擁有F─35戰機,但仍與英國共同研發第六代戰機,反映出這些國家的自主及外購策略並進。
蘇紫雲亦提及,川普為企業家出身,其談判的核心理念亦即是契約精神中的公平性,所以台灣當局應掌握其國安團隊的原則,以利後續溝通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