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績效指標台灣第60名 環部:評比方法有爭議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公布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台灣排名第六十名,較去年提升一名,環境部二十日說,CCPI的評比方法有爭議,不宜直接引用此評比結果評斷台灣減碳努力。

德國看守協會與歐洲氣候行動網二十日公布今年對全球六十三個國家及歐盟氣候變遷績效指標評比結果,前三名從缺,台灣則排名第六十名。

對此,彭啟明表示,不太接受這樣的評比,但不能說完全沒有參考價值,還是會檢討能不能做得更好,也會與其他的評比一起綜整比較;就政府而言,多聽、多看才能知道做得好不好,但不應該單看一個有偏差的評比;他更提到,當他四年任期結束,台灣一定會有所成長。

對於報告中提到台灣沒有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彭啟明說,現在台灣是由燃煤轉燃氣,就是逐步解除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可能要花十年的時間;目前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都還沒辦法排除對天然氣的依賴。

彭啟明也提到,新加坡選擇不願意加入CCPI的評比,認為對氣候政策是一種干擾,而新加坡現在天然氣使用占比約九十五%。台灣則還是會希望綠能、低碳能源能加速發展,相信二0二五年數字會比現在更好看。

環境部指出,CCPI指標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能源使用」及「氣候政策」等四大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