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府攜手雲科大「一驗多證」機制 掌握碳減量提升競爭力

雲縣府攜手雲科大「一驗多證」機制,助農業碳排數據化,掌握碳減量提升國際競爭力。(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台灣明年將開徵碳費與歐盟探邊境調整機制CBAM接軌,雲林科技大學在國科會、農業部及雲林縣府支持下,推動智慧農業「一驗多證」機制,結合溫室氣體管理、產品碳足跡及產銷履歷,五日於雲科大產學大樓舉辦成果展,展現雲林縣協助本土產業將碳排放數據化,以科學基礎奠定後續減碳策略方向之參考。

在國際淨零碳排浪潮的推升,雲科大與第三方查證單位建立「一驗多證」策略聯盟,建置SCTMP數位平台,企業或工廠藉該平台管理,可同步建立產銷履歷、溫室氣體排放、碳足跡相關資料,產出成果報告,經第三方查證公司查證通過,可一次取得ISO14064-1或ISO14067及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TAP等多項證書,減少申請過程中人力與時間消耗等成本,其農漁牧產業產品供應鏈溯源管理方法系統業已取得美國和中華民國發明專利。

雲科大校長楊能舒說,所有產業將面臨成本提升壓力,正如火如荼積極進行溫室氣體與碳足跡盤查,雲科大針對農產品先以臺灣高單價且具國際競爭外銷實力的茶產業及縣特色土雞產業為主要導入,以掌握產品碳足跡為起點,減緩碳費(稅)帶來的衝擊。

計畫處廖副處長說,碳有價時代來臨,雲林農業大縣首當其衝,須思考如何運用創新思維及智慧科技,以低碳永續為發展維持農產品在國際外銷市場的競爭力。縣府與雲科大合作推動產業淨零輔導計畫,一一二年起建置「雲林淨零轉型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一一三年進一步建置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提供企業、工廠等即時碳管理諮詢,搭配雲科大一驗多證機制,協助產業建置產品碳足跡盤查資料庫,並提供專業建議幫助產業在溫室氣體減量過程更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