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長照惡性循環 陳菁徽認為應正視問題根源

立委陳菁徽認為,要停止長照這樣的惡性循環,唯有正視問題的根源,推動真正以「人」為本的照顧制度改革。(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十日認為,每一首長照悲歌的背後,都是一個被壓垮的靈魂和一段未竟的愛。要停止這樣的惡性循環,唯有正視問題的根源,推動真正以「人」為本的照顧制度改革。

陳菁徽說,一名七十三歲老翁選擇用最遺憾的方式結束患有水腦症六十八歲妻子的生命,事後緩慢走進派出所自首。從照顧者變成殺人犯,已是今年第八起。

她表示,根據統計,光是去年台灣就發生十四起照顧悲劇事件,在高齡化成為現在進行式的台灣,每當高齡化的鐘聲響起一次,悲歌就只會繼續演奏下去,不會落幕,只會越演越烈。

陳菁徽指出,從老勞到障老、從弒人到自戕,用終結性命的方式來解脫悲情的長照,我們必須從整體制度去探討。首先必須檢討現行勞工彈性照顧假制度,除了落實照顧不離職,更應重視如何實踐照顧不困難。

陳菁徽說,原因在於台灣整體照顧的提供仍高度依賴家庭成員,在少子女化問題持續惡化,家庭照顧的資源勢必下降。正因此盲目加大公共支出的力道,倒不如先改變現存的僵化制度,讓被照顧者和照顧者都有尊嚴。

陳菁徽提到,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長照2.0的喘息服務使用率僅有廿三%,然而,全台仍有高達八十萬名以上需要長照的民眾,僅有半數被社安網接住,未來長照人力不足的情形不會變好,一對一喘息模式勢必會變成一對多。

陳菁徽強調,因此如何落實互助式喘息,並且將其模式套用在各個縣市社區之中,將是長照3.0的最重要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