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宣布:明年萬安民安演習重整為「城鎮韌性」 演習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總統府二十六日首度舉行全社會防衛韌性跨領域桌上推演。賴清德總統表示,這次推演採用「有想定、無腳本」方式,並宣布,明年開始,針對防空與救援的「萬安」、「民安」演習,重新整合為「城鎮韌性演習」,跟漢光演習有所區隔,以加強非軍事部門的防護機制,驗證民防、災防體系執行保護國人行動的能力。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賴清德表示,會議落實上一次的會議結論,進行了桌上推演,驗證政府各單位面對極端情境的應對準備。

他宣布,明年開始,針對防空與救援的「萬安」、「民安」演習,也將重新整合為「城鎮韌性演習」,一方面與國際上的演習代號能夠接軌,讓國際更了解台灣的努力。將完全以不依賴國軍支援的方式、參考國際最新的經驗來設計,跟漢光演習能夠有所區隔,但又能相互支援呼應。也就是說,全社會防衛韌性,要特別加強非軍事部門的防護機制,驗證民防、災防體系執行保護國人行動的能力。

賴清德指出,面對無論是天災,還是威權擴張野心的威脅,只要政府和全體社會有準備,就能應對;有決心,就不用擔心;有信心,人民才能放心。這就是全社會防衛韌性所要達成的目標。他重申,這個委員會的目標是,透過五大主軸,來訂定行動方案,包括「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以及「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並藉此驗證中央與地方政府、因應災害時的量能,全面提升國防、民生、災防與民主四大韌性。

賴清德表示,進行了總統府內第一次,由中央各部會聯合地方、並有民間觀察員在內的跨領域桌上推演;參演的所有中央部會,都由次長帶隊,台南市除了由副市長率隊、市長黃偉哲也前來參與,展現出,中央地方團結合作,共同提升社會韌性。

這次的推演,是基於台灣成熟的災害防救體系,延伸到綜合性威脅的因應。我們採用「有想定、無腳本」方式,參演單位不事先準備講稿,而是臨機應變、面對問題來提出對策,也更加貼近危機真實發生時的狀況。

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持續威脅區域的穩定與秩序,賴清德表示,在第一個情境中,我們假想發生「高強度灰色地帶行動」;在第二個情境中,我們假想發生「瀕臨衝突狀態」。在這些推演中,維持國人的日常生活、確保社會的正常運作,是首要的核心目標。

賴清德表示,這幾年來,隨著全球疫情和俄烏戰爭的爆發,世界各國都在提升防衛韌性,包括北約或歐盟,都制定了全社會韌性強化的指引。這顯示,台灣並非特例,全社會防衛韌性是全球性的課題,而台灣持續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賴清德再次強調,唯有結合政府和民間的力量,才能共同因應極端情境下的挑戰,也才能提升台灣整體的防衛能力,共同鞏固全球民主韌性,以及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接下來,希望與會者暢所欲言,針對桌上推演的各個項目,來進行檢討與驗證,共同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讓台灣更安全、區域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