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進行一五三處校園交通改善,新設放大型行人燈、紅燈倒數計時器及視覺化減速標線,多元措施同步推進,建置「通學區標誌」,大人帶小孩的溫馨圖示與速限規定,被民眾稱為守護通學區的「金字招牌」。
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因應學生上放學的動線,以安全為優先進行一五三處校園交通改善,交通部所列台中市六十三處易肇事路口,去年十二月全數改善完成。

北區立人國中校長舒富男表示,全校有六百多位學生,該校位在北平路一段的校門口平時即車水馬龍。交通局針對通行動線改善,設置行人早開時相,交通號誌綠燈亮起,亮起行人可先通行的小綠人燈號三到十秒,行人先穿越馬路再讓車輛通行,提高行人能見度,減少人車爭道,保障行人優先路權。學生把握先通行的燈號快速過馬路,老師宣導學生「小綠人再好的交通號誌,人車還是要一起配合」。
改善各項交通工程設施,包含行穿越線退縮達一八九處、庇護島增設二六四座,行穿線照明燈四十二處、行人專用時相一三九處、行人早開時相四七六處、綠斑馬八一五處、標線型人行道二一一處,總計全長達二十二點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