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傳說有仙人得道修仙,因而著名的基隆仙洞巖,以其壯觀的海蝕洞地形和獨特的「一線天」奇景,成為自然與文化完美融合的珍貴寶藏,「基隆Podcast」特別邀請文史工作者馬玉明老師,帶大家一起探究仙洞巖的奇幻故事。
自清末以來,仙洞巖就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前來吟詩作對,洞內寺廟香火鼎盛,是香客祈福的聖地,傳說,早期有仙人在此得道修仙,因而得名仙洞巖,二00六年正式被登錄為基隆首處文化觀光景點。
馬玉明老師指出,仙洞巖因其濃厚的宗教色彩與獨特的地貌特景,形成著名的基隆觀光景點之一,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仙洞巖的供奉神祇也隨時代演變,清末時供奉觀音菩薩,日治時期加入西國三十三觀音巡禮與弁財天信仰,更是基隆著名的「大甲媽」分香廟,展現了多元宗教文化融合的獨特魅力。

基隆Podcast主持人余治明提到,在清法戰爭期間,基隆即將淪陷前,劉銘傳曾派人破壞煤礦設施,避免戰略資源落入法軍手中。戰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劉銘傳採取公辦民營的方式,派遣同為合肥人士的候補知府張士瑜恢復煤礦事業。
張士瑜在一八八七年遊經仙洞巖,並在洞內留下碑文,可見仙洞巖當時的熱門程度,從自然奇觀到人文故事,仙洞巖展現了基隆旅遊勝地的多樣風貌。
仙洞巖不僅擁有自然與宗教的吸引力,其周邊的故事與美食也讓人流連忘返,馬老師說,仙洞巖鄰近基隆港,最多的時候有近萬名的碼頭工人,仙洞巖附近的小吃「水煮蛋」,就是因應碼頭工人的飲食需求,這些工人二十四小時輪班,簡單又營養的水煮蛋成為他們快速補充能量的最佳選擇,周邊的麵店與小吃也因工人的作息而二十四小時營業,別具一番特色,此外,仙洞巖周邊曾是基隆八景之一的「仙洞聽潮」所在地,旁邊的佛手洞更添探索趣味,歡迎市民朋友與旅客親自造訪,走進這座充滿文化韻味與自然奇景的基隆寶藏,一起感受其中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