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王正旭十五日表示,目前逾三百件刑事醫療糾紛鑑定案被退件,呈現鑑定卡關,對衛福部回應,刑事醫療鑑定新制要求鑑定人具名,而醫界又有人身安全等疑慮,衛福部會尋求突破,但最終解決方案,還是要再修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在二0二三年修法後,法院或檢察官得囑託醫院、學校或其他相關機關、機構或團體做鑑定,但增加鑑定人必須在鑑定報告具名,且應到法院出庭說明等要求。
具醫師身分的王正旭在審查衛福部附屬單位基金時,提出現在刑事醫事鑑定制度停擺的問題,他說,逾三百件刑事醫療糾紛鑑定被退件,若刑事醫療糾紛鑑定制度持續停擺,無論對當事人、家屬或醫師的權益,都沒保障。
王正旭表示,刑事醫事鑑定新制引發醫界擔憂,憂心具名會因此遭到騷擾,甚至是報復,而且新制等於讓參與刑事醫事鑑定的時間成本與責任增加,但相關誘因及保障機制卻無法讓醫界有意願並安心參與。
再者,實務上也有初審醫師提交給醫審會的審查意見,最後被醫審會委員調整修正的案例,王正旭說,若以醫審會鑑定為例,那到底要由誰代表出席法院說明,這也是爭議。
王正旭請衛福部應該積極與司法院和法務部等相關機關,還有相關醫師公會的團體代表協調,儘速研議出務實可行的改善方式,好讓刑事醫療鑑定制度能恢復運作,以利相關人員權益的保障。
衛福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回應表示,目前刑事醫療鑑定制度的確因為新制要求鑑定人具名,而醫界又有人身安全等疑慮而在執行上有困難,但衛福部都有積極跟司法院和法務部等機關協調,目前希望透過強化調解制度,在源頭減少訴訟案量,以及看能否在專家鑑定部分能有突破等方法來改善,但最終解決方案,可能還是得再修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