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長期研發智慧科技協助農業加值,進一步落實公益回饋社福團體,十六日舉辦科技農產品義賣,把LED智慧燈、農業管理系統科技導入農業,提高火龍果、菇類與青花菜等翠蔬鮮果的產量及產值,更推廣新竹縣目前盛產的桶柑。
工研院副總暨永續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表示,目前正係新竹縣峨眉鄉與芎林鄉桶柑盛產期,全台近五成的桶柑都來自新竹縣,工研院結合帆宣、技嘉、企經會、潘文淵基金會、工研院院友會等,認購竹縣超過廿二點七萬斤桶柑,義賣所得利潤全數捐至築心之家、新竹家扶中心、藍天家園等二十家社福團體,十四年來累計超過二百二十家社福團體受惠。

工研院同時也協助卓蘭農民協助銷售優質葡萄,加入由國發會支持工研院於中興新村地方創生育成村所輔導之特色產品,如南投仁愛鄉櫛瓜加工食品與國姓鄉地方特色咖啡等,協助企業推廣通路、展現地方特色。
何大安指出,去年氣候變遷導致草莓欠收、咖啡價格飆漲,已影響民眾日常生活;「永續」議題除是政府、產業、社會、全民共同追求的目標,工研院希望透過科技將公益落地,協助以創新科技提升智慧農業價值,同時有效減少碳排放,為地球盡心力。
工研院持續推動公益科技平台,落實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精神,將研究成果延伸應用至社會公益,以科技力攜手各界齊力增進社會福祉,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