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宅時敏堂 主梁曾繪台日國旗

 

林宅時敏堂正廳板堵畫新高山(上),正廳中脊梁上畫中華民國國旗(下)。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歷史建築林家「時敏堂」,是利用嘉義城隍廟戲台拆除後的遺構改建。日前進行修復時發現主梁繪有太極八卦圖,拜殿的神桌及板堵有富士山、新高山繪圖,處處蘊藏史跡,見證台灣百年歷史的更替,主梁更繪有兩面中華民國國旗,林家後代林良華表示,原本是彩繪日本國旗、日本軍旗,後來為了慶祝台灣光復而改繪中華民國國旗。文化局預計三月規劃常設展開放參觀。

林宅源自一九二二年義順商號林寬敏先生白手起家有成,為回饋社會,出資興建捐贈城隍廟戲台,既是戲台也是宣講堂,一九四0年城隍廟重修完成,吳鳳北路擴寬,拆除戲台,林寬敏之子林文章買下遺存構材,在台斗街現址重建為住宅,二00九年市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林宅彩繪修復委託修護師李志上團隊進行,李志上說,修復過程既驚豔又驚喜,花鳥、人物、風景彩繪精彩、寓意豐富,閩式彩繪多用蝙蝠象徵福氣,而林宅有蝙蝠也有日式常用的蝴蝶。

以X光、紅外線探照後發現,中脊梁上的中華民國國旗,底層有代表日本軍隊的旭日旗;太師屏的底層另有頭戴官帽男子與手持扇子女子組成的「天官賜福」圖。

李志上說,此次修復林宅採「修舊本舊」,就是盡量保留原貌,例如色料要調和到與舊色能融合幾近目視難辨識,用古法調色以桐油加天然原料,這是目前較趨近西方國家修復古蹟的作法。

彩繪修復預計一月底完工,規劃三月展示林宅與嘉義市城市發展的歷史關聯,「時敏堂」修復完成後,將延續近百年前的功能,舉辦音樂會及文物展等藝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