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去年三月與崁頂部落共同野放追蹤的台灣黑熊「拉尼琥」,頸圈發報器傳來疑似死亡的靜止訊息,分署組隊上山搜尋,在接近最後訊號回傳地點,突然有隻掛著耳標的台灣黑熊快速橫越,隨即尋獲脫落的頸圈,大家對拉尼琥平安無事欣喜不已。
拉尼琥是台東分署救援的第七隻台灣黑熊,去年野放後即透過衛星持續追蹤其活動狀況,但去年十二月卻連續接收到數筆俗稱「死亡訊號」的靜止訊息,分署隨即邀集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及在地族人上山搜尋。

第四天隊伍行進間,突然有隻黑熊快速越過,隨即在前方一棵青剛櫟枝梢上尋獲已脫落的頸圈。隊員比對先前回傳的活動軌跡與最後訊號的位置,加上掛著耳標,可確認就是拉尼琥。
隊員們覺得牠的出現,彷彿是來跟大家報平安,讓大家放下心中大石頭,也為其活躍山林感到高興。

台東分署指出,脫落的頸圈位於海拔一一五五公尺一處人跡罕至、食源豐富、有多種殼斗科樹種的天然林。現場可見許多黑熊抓痕與排遺,也在青剛櫟樹上發現熊窩,推測此處應是其穩定的棲息環境。
綜整拉尼琥的活動模式,多半在白天活動、夜間休息,活動範圍涵蓋海拔五00至一五00公尺間的次生林與天然林,九個月內的移動總距離達四五二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