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用關稅戰瞄準台灣經濟命脈半導體產業。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暨前英特爾資深技術顧問楊光磊表示,若關稅政策實施,將對台美兩國企業造成影響,台灣應積極國際合作與創新發展,強化與美國產業互補與合作,以實現雙贏局面。
楊光磊指出,台灣在美國半導體市場中的占有率極高,任何供應中斷都可能導致晶片價格大幅上漲。川普提案突顯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重要地位,但也令人憂心,若關稅政策實施,將對台美兩國的企業造成影響。
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的變動,楊光磊表示,若川普政府提出的關稅計劃付諸實行,台灣企業將面臨顯著的成本上升,可能導致美國市場的晶片價格大幅上漲,從而削弱台灣廠商在美國的競爭力,並為三星、中國等競爭對手提供了搶奪市場分額的機會。
楊光磊提到,台灣可以技轉一些技術到美國,並分享過去在半導體製造的經驗,以美國為主力、台灣為助力;聯電與美國英特爾合作,是一個典型的台美合作雙贏模式。雙方共同發展的領域,包括半導體製造AI化、智慧製造、國防軍事等利基市場領域。台灣亦藉由保有與美國的互利關係維持全球優勢。
楊光磊說,面對川普政府可能實施的關稅政策,「贏家通吃」的競爭方式已逐漸過時,台灣應該轉向積極的國際合作與創新發展策略。台灣此時應該將目光放遠,透過強化與美國的產業互補與合作,台灣不僅能保持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優勢,還能進一步加深與美國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實現更為穩固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