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協和電廠轉再生能源,才能真減碳,小油轉大氣碳排變三倍。環境部舉辦「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公聽會」,數個關心氣候議題的公民團體召開記者會,揭露協和電廠改建大型燃氣火力電廠,反而會增加碳排,呼籲政府提出真正的減排方案,而非犧牲生態,改建碳排更高且有「碳鎖定」效應的燃氣火力電廠。
台電公司指出,未來兩部新燃氣機組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約六百二十三萬公噸,較過去四部燃油舊機組年排放量約一千二百九十五萬公噸,碳排大幅減少。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台電明知協和電廠一、二號機,早在二0一九年底除役,二0二0年後只剩三、四號機發電,且受限空汙管制規範、設備老舊常需停機檢修、燃料成本高昂等因素,長期低度運轉。協和電廠四接相關文宣,卻一直以完全脫離現況,四部燃油機組火力全開情境,計算減少的碳排與空汙量,才是真正在誤導社會大眾。
協和電廠近年發電量不高,二0二0到二0二三年溫室氣體,平均年排放量二百一十一萬噸,改建發電量增為六倍多的大型燃氣火力電廠後,碳排預估增為六百二十三萬公噸,就算單位發電的碳排減少,「總碳排量」還是爆增為近三倍,顯將嚴重拖累國家減碳腳步。台電若真有心減碳,除應儘速將原訂二0二四年十二月除役的協和三、四號機除役,使碳排歸零外;並應放棄高碳排的協和四接計劃,將資源轉投入深度節能、再生能源等真正的減碳方案。
基隆市議員陳冠羽指出,協和電廠如果能轉為地熱,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就可以再大幅削減,台電不能一味和民營電廠購買綠電,將減碳責任外包,忽視國營企業該負擔的減碳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