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吳式餛飩憶前賢

 ■周靜芝
 世界可大又可小,幼時曾聽父親提過徐志摩的同窗「吳經熊」三字,但也過腦不留,直至去年底的一個餐會上偶遇吳經熊的孫子,方於閑聊間慢慢兒把吳經熊三字拼成了圖像,如煙的歷史便又迴旋起來。
 天主教徒吳經熊開枝散葉廣佈,和我聊天的後人是中美混血,個頭不高倒虎背熊腰,乍看之下膚白棕眼,細看就留下了中國人的五官骨相,眼眉略似狹長丹鳳,鼻梁高得恰當,臉型圓方正中。將門無犬子,此公經商得法,華裔妻子職任醫學院教授,一女一子入讀名校,行止謙恭有禮。
 他們一家子為餐聚帶來正統的中國好味道,當場示範作上海餛飩。母親發號施令,女兒被遣搗混大甕裡的豬肉白菜、蘑菇馬蹄、調味料等等,兒子負責生薑大蒜去皮及磨打成屑,先生則以醬油麻油、薑蔥蒜辣椒等調配出三款蘸醬。全家合作無間,看來這道家常味已然在他們家定根長成傳統。
 吳經熊生於1899年浙江,卒於1986年。1920年獲上海東吳法學院法學士學位,繼在年僅22之齡,拿到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博士。之後赴歐洲訪學,師從德國法哲學家。1924年吳經熊載譽歸國,執教東吳法學院,三年後出任上海公共租界臨時法院推事,秉公行義,聲名遠播,美國證據法權威曾讚賞寫道:「當哲學家變成了法官,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這些相反的特性就會被充分地統一在一個人身上,這一種異乎尋常的結合可在吳經熊身上看到。」
 法哲學是在世界生活的框架中,以法學為對象作系統性反思,吳經熊於此一環算是前導先驅。其實縱觀吳經熊一生經歷,不僅法學、哲學,他更集宗教、文學(尤善禪學詩學)、教學、政治於一身。
 吳經熊執法咸以法律為準繩,不受賄賂或政治所左右,堅持司法獨立,被當年《上海水星報》盛讚為「所羅門王坐在審判席上」。
 1929年吳經熊辭上海臨時法院職位,去美國哈佛大學與西北大學講學,1930年因妻罹病回國展開私人律師業務,持續正義、保障人權,間中代理過聞名上海的「裸體模特案」──畫家劉海粟反對當年政府禁用裸體模特,與人生發興訟,遂請吳經熊等為辯護律師,由於法院承辦人是吳經熊旅歐時的同學,便私下相互協調,判罰劉海粟50元結案,無須上訴。
 1933年吳經熊受孫科之邀擔任立法院立法委員,出任「憲法草案起草委員會」副委員長,吳經熊並舉為憲法草案初稿主筆,寫成《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初稿》,稱為「吳氏憲草」,亦即「五五憲草」的前身,1946年並與人一起修訂完成《中華民國憲法》。
 吳經熊曾謂「用英文思想,卻用中文感覺,故僅以中文寫詩」。對於寄寓海外的華人,中文的感覺含括方方面面,而在所有屬於中國文化的感覺中,皆莫比「中食的感覺」更使人深入其「味」。因而在那晚的餐聚裡,我們大家不單一塊兒懷念了前賢,更享受了無比味美的吳式餛飩。

即時

「果」然愛上你 玉井綠隧弄土檨仔

記者張淑娟/玉井報導 「秀才秀才騎馬...

三重力行路地下道改善湧水問題 5月20日至29日汽...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重區力...

汽車拒攔檢衝撞員警逃逸 蘆洲警開3槍追捕中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蘆洲警分局員警於...

人美心也美!女童偷溜出門 暖心女警助返家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警察局土城分局土...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