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處理總預算更重要 綠:不顧國家財政 普發現金太民粹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針對去年稅收超收五千二百八十三億元創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主張普發現金一萬元,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十二日表示,目前兩院更重要的是要處理總預算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指出,如果不顧國家財政便簡化為普發現金,太過民粹。

在證交稅、綜所稅、營業稅、營所稅成長的貢獻下,財政部上修一一三年全國總稅收實徵淨額,加計遞延入帳稅款後,達三兆七千六百一十九億元、續創新高,高出預算數五千二百八十三億元、也刷新紀錄;其中,中央政府實徵數高出預算數三千七百五十七億元、地方政府高出八百零二億元,雙創次高紀錄。

李慧芝表示,根據財政部統計,去年的稅收高出預算數,但歲計賸餘還有待審計部決算報告。目前兩院更重要的應該是要處理總預算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也持續與立法院長韓國瑜溝通聯繫,希望能替總預算案找到解方。

財政部也表示,稅收實徵數超過預算目標,政府會優先減少舉債、增加還債,維持國家財政韌性與紀律;倘若還有賸餘,就會累積到歲計賸餘,作為往後年度的融資財源。

吳思瑤認為,稅收應全民共享,拿來建設國家、擴大照顧,包括投資社福、經濟、教科文、國防等,而非有一點餘裕就發給全民,希望各界就財政專業、經濟發展所需來理性對話,倘若動輒普發現金就認為是拚民生的話,這只是廉價的討好與民粹。

吳思瑤說,若把全民拚經濟、稅收成長的正向成果,說成是中央超徵很多錢,這是錯的,因為這當中包括地方政府稅收,如果說政府把超徵直接放進口袋,這也是錯的,因為必須經過決算。

吳思瑤進一步指出,一一三年全國稅收增加數為五千二百八十三億元,當中包括中央政府的三千七百五十七億元、地方政府(含統籌分配款)八百零二億元,及法規要求若稅收增加的「指定用途」七百二十四億元,並非全部都是中央政府的超徵。

吳思瑤指出,國民黨團所言是沒有經過決算的數字,不要拿不精確的數字來帶風向,意圖創造出中央政府多扣錢的假象,況且超徵不能直接拿來用,必須要經過決算程序轉化為累計賸餘,而且要使用累計賸餘還要經過立法院相關程序同意,才能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