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學生昏倒實驗室 送醫開刀恢復意識

 

奈及利亞駐台北商務辦事處雷利克斯處長(右5)贈送禮物予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醫護團隊。(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一名53歲奈及利亞籍到台灣就讀研究所的學生,平日身體健康無異狀,某日中午被同學發現昏倒在實驗室裡,送到大里仁愛醫院急診,當時昏迷指數只有3分,雙側瞳孔對光無反應。

經了解,病人每天都在實驗室過夜,昏迷時間最長有可能超過10小時,經過接受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其左側小腦出血,嚴重壓迫腦幹,並有水腦症之症狀。病人沒有家屬在台灣,該院將病人送入開刀房,神經外科賈開傑醫師執行開顱移除血塊及暫時性腦室外引流手術,三天後病人意識逐漸恢復,十天後再進行永久性腦室腹腔分流手術,情況穩定後轉至病房照護,進行復健治療。

病人復原良好,已可清楚應對並藉由輔具行走。奈及利亞駐台北商務辦事處雷利克斯處長13日專程到訪醫院探視學生。

醫師賈開傑(左)與病人。(記者徐義雄攝)

賈開傑醫師說,病人到院時呈重度昏迷,雙眼瞳孔對光無反應,臨床顯示有腦幹衰竭跡象,即使緊急開刀進行處置,仍有高度死亡率或成為植物人,病人第一時間評估狀況相當不樂觀,沒想到恢復狀況超乎預期,意識完全恢復而且四肢肌力可達4分(滿分5分)。考量病人日後返國有其他醫療照護的可能需求,腦室腹腔分流手術時,採用抗核磁的器材,避免病人未來在接受MRI檢查後,因無法重新調整壓力設定,導致水腦症復發。

小腦出血如大於3公分,死亡率相當高,是神經外科手術的緊急適應症。血塊壓迫到生命中樞—腦幹,需以分秒必爭的速度盡快進行減壓。小腦出血常伴隨水腦症,該病症將導致腦壓升高,是否應進行腦室腹腔分流術,需要醫師臨床診斷進行專業評估。

曾經有醫師遇過突發性腦出血病人,家屬想轉到醫學中心或住家附近醫院治療,反而耽誤黃金開刀時間,造成預後不佳,建議病人應接受專業醫師的診斷跟建議並及時治療,得到最好的結果。

歷經生死關頭,奈及利亞籍學生表示,佩服賈開傑醫師高超的醫術,感謝每一個相關單位護理人員的細心照顧,護理人員在下班時間前來關懷,滿心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