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師隈研吾設計全台唯一校園地景建築 逢甲大學共善樓落成

隈研吾(右四)設計全台唯一校園地景建築逢甲「共善樓」十六日啟用。(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逢甲大學創校以來規模最大的建設案「共善樓」於十六日隆重啟用,為國際大師隈研吾設計的全台唯一校園地景建築。投資逾五十億元的「共善樓」鄰近中央公園與台中國際會展中心,未來將成為連結教育、社區與產業的核心場域。

台中市長盧秀燕、副市長黃國榮親自出席典禮,並肯定逢甲大學在創新教育、產學合作及低碳永續領域的卓越貢獻。逢甲大學「共善樓」由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歷時多年完成,象徵台灣高等教育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一步。共善樓採用「負建築」理念,以低樓層、環境融合的設計打造台灣首座真正與自然共生的校園建築,也成為水湳經貿園區一大亮點建築。

共善樓內部規劃兼具智慧學習與藝術文化功能,包括搭載全球連線系統的大講堂、三面環繞高規格吸音設備的演藝廳,以及二十一間多媒體互動教室,提供學生更具創新與國際視野的學習環境;該建築通過低碳建築認證,未來六十年將減少近兩萬噸碳排放,展現逢甲大學在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方面的決心。

共善樓的建築細節展現了非凡的技術挑戰,主要結構由一百九十一支鋼樑組成,每一支尺寸皆不相同;一千七百五十片玻璃帷幕中涵蓋一千種不同規格;四千九百片日檜木格柵則細分為三千四百種尺寸變化;而最具隈研吾建築特色的飛簷,在一千一百八十三片倒吊板中,就有一千一百種不同尺寸。這些數字充分展現了共善樓對細節的極致講究,也意味著施工過程充滿挑戰,每一個構件都需經過細緻計算與精湛工藝,才能最終呈現這座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建築美學的獨特地標,這項工程由曾打造「世界最難蓋」的台中國家歌劇院的麗明營造承攬建造,建築團隊以卓越工藝,忠實呈現隈研吾的設計理念。在這三年間,團隊不僅面對疫情與國際局勢動盪帶來的變數,更克服了材料選擇、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上的重重挑戰。歷經九百四十七天的施工及無數次的會議後落成,為台中天際線再添一座令人矚目的建築傑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