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醫院個別總額新制將上路,有醫界人士擔心「斷頭制」可能導致歲末出現拒收患者潮。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二十日說,將密切監測、落實分級醫療,確保年底或季末不因預算導致醫院不願收治病患。
今年健保署將推出「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因各醫院管理狀況不同,推動門診減量,不能齊頭式要求各醫院都要減2%,盼藉固定各醫院額度,促進醫院自我管理,避免重複或不必要檢查,達到門診減量效果。
健保總額是匡列預算金額,醫療服務給付事後論點數計算,服務爆量點值會稀釋,「斷頭制」即每家醫院年度健保點數有上限,超過部分要打折或不給付,醫界人士擔憂大醫院避免點值滑落,年底恐出現門診拒收患者。
針對醫院個別總額新制爭議,石崇良20日說明,醫院個別總額是根據前一年的當季預算進行分配。今年總額相比去年大幅成長,換句話說,今年同季總額比去年同季成長了將近新台幣370億元。
石崇良指出,這筆增長預算將根據去年的4季分布進行切分,今年每季預算平均將增加90億元左右,各區分配有所不同,如台北區今年4季總預算將增加約50億至60億元,應該足夠讓各醫院有效運用。
他表示,盼醫院優先照顧急重症住院,避免過度增長門診數量,並將密切監測,確保不會出現年底或每季季末因預算問題導致醫院不願收治。台灣醫療利用偏高,門診次數也很高,應該利用新科技提高病患照護效率,確保分級醫療能夠適當配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