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子仁∕綜合報導
面對大陸「內捲潮」和中美關稅戰衝擊,在中國大陸的台商也難攖其鋒。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二十四日在北京表示,台灣對大陸的順差去年已降至七百億美元,但仍應重視兩岸貿易。他不諱言,台商在陸的競爭優勢逐漸消失,必須技術轉型,呼籲政府給予補助。
賴正鎰二十四日出席台企聯在北京舉辦的「台企聯大講堂」系列活動。針對中美關稅戰及大陸內部經濟下行的「內捲潮」,賴正鎰指出,台灣對大陸順差去年剩下七百億美元,仍占非常大的比重。他呼籲政府重視兩岸貿易,並擔心中美貿易戰的持續,恐將影響台灣的外交、就業及國內生產毛額。
賴正鎰說,過去三十幾年台商在大陸投資以製造業為主,但在市場慢慢轉向科技業、服務業後,競爭優勢也逐漸消失,尤其關稅問題也帶來影響,因此必須要技術轉型。
此外,賴正鎰認為,台灣千萬不要疏忽像大陸這樣龐大的市場,兩岸只要好起來,相信對台灣的競爭力、對國際的發展,絕對是給台灣很大的幫助,所以必須要加速、迎頭趕上。
針對兩岸觀光卡關,賴政府堅持要透過小兩會(台灣的台旅會和大陸的海旅會)協商,至今一籌莫展。賴正鎰直言,「這種事情其實只要一宣布開放,很快能進入到雙方間小兩會的接觸協商」,所以建議政府是不是能毅然宣布開放、恢復觀光。
賴正鎰表示,過去陸客到台灣的高峰,每年約達四百五十萬人次,每週有近九百個航班,各界一直期待政府能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尤其台灣過去一年多地震頻繁,觀光旅遊業非常期待能儘速開放,讓業者能恢復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