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語課程」教學計畫 國小校訂課程納入科技跨域學習課程活動

北市首推國小「三語課程」教學計畫。(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因應全球雙語教學、資訊科技領域課程發展,引導所屬國民小學於校訂彈性課程提供學生「以科技領域為基礎」跨域學習課程活動,特別訂定「國民小學三語課程實施計畫」,每校最多補助新台幣十五萬元整,鼓勵雙語學校及有興趣發展程式語言的學校參與計畫,並規劃於北市AI教育節時,豐富學生學習歷程。

台北市教育局二十六日指出,此次計畫重點是讓學校在訂定新學年度課程計畫時,能夠在校訂課程活動中,納入「以科技領域為基礎」跨域學習課程活動,同時引導學校發展三語(中文、英文及程式語言)教學主題、專題、議題融入課程,讓學生養成資訊科技素養、跨域統整及解決生活情境問題能力。

參與試辦計畫蓬萊國小尚漢鼎校長表示,在現有國民小學課程規劃中,科技領域並未被納入必修時數中,學校只能透過校訂課程、彈性學習時數進行,而此次「三語學習計畫」一次滿足學校科技、英語、跨域統整等多元需求。

教育局強調,配合北市「STEAM及新科技發展辦公室」政策發展,除了此次國小推動計畫,亦將針對國中及高中推出有關「AI及新科技」、「程式語言」及「STEAM跨域應用」課程計畫,同時也啟動修訂「科技領域資訊科技課程教學綱要」作業,逐步打造「台北、國際、新科技」學習環境,藉以達成推動科技領域課程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