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三月植樹月,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今年度植樹月以國土生態綠網區域保育軸帶為宣傳主軸,串接轄區桃竹苗海岸溼地保育軸帶、桃園埤塘平原濕地保育軸帶、鳳山溪與頭前溪流域保育軸帶、後龍溪流域保育軸帶、苗南丘陵淺山保育軸帶、邀請鄉親朋友們來新竹分署及各工作站參加贈苗活動,共同「織一片生態綠網」。
新竹分署表示,透過民眾多植樹,如同在土地上編織一個綠色的網,慢慢連起森、川、里、海,讓生態系統重新串起來,每一棵樹都是綠網上的一個節點,從一個小點開始,逐漸擴展成自然棲地,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六日上午九時,於新竹分署烏來區公所(烏來工作站主辦)、新北市清水祖師廟廣場(三峽工作站主辦)、大溪工作站、竹東工作站、及大湖工作站等地點辦理贈苗活動,各場次樹種及贈苗數量有限,贈完為止。贈送蛇莓、月橘、含笑花、野牡丹等四種原生植物,活動當日結合生態綠網進行淺山動物監測成果及保育宣導,並提供樹醫師解答服務。
民眾當天憑今年一至三月份發票兌換,二張發票可換取一株樹苗,每人每次限領五株,須自備環保袋,兌換苗木所募得的發票將捐贈創世基金會等公益團體,為公益盡一份心力。新竹分署提供紙苗盆為「可自然分解」環保苗盆,此育苗盆採用純回收紙漿纖維製成,無使用膠合劑也無其他化學成份,將苗木連盆一同種植進土裡後,苗盆約於三個月至半年內分解,分解後的纖維也能成為肥料滋養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