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子仁/綜合報導
美烏關係急凍,兩國領袖公然撕破臉,美國總統川普先前直接與俄羅斯談判停火條件,把烏克蘭排除在外。教廷外長蓋拉格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教廷對美國調停俄烏戰爭方式的疑慮,他強調,「當談論烏克蘭的未來時,烏克蘭人民必須參與談判」。而對於川普上任後驅逐無證移民和退出國際組織,以及刪減國際援助部分,教廷也表達不贊同的立場。
教宗方濟各所屬的耶穌會旗下雜誌「美國」近日刊出蓋拉格專訪,他表示,可以理解烏克蘭人對於顯然遭到邊緣化的憂慮,「他們必須參與,因為這是他們的未來,他們的生活,畢竟這是他們的國家。」
對於川普說,烏克蘭應對戰爭負責,蓋拉格直言,「我們必須釐清是誰的坦克越過誰的邊界,這點非常清楚。」若探討烏克蘭是否該做出不同的戰前因應策略,他可以接受,但侵略是俄羅斯單方發動的。
針對川普譴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獨裁者,蓋拉格也不認同,「這不是公平的評價」,烏克蘭確實應舉行一些選舉,但由於戒嚴無法舉行,這似乎很合理,要說澤倫斯基是獨裁者,這詞並不恰當,「在戰爭前線,你必須有強而有力的領導與決策,澤倫斯基須做出重大決定,有時要更換政府人員,但我認為稱他獨裁者並不符合事實。」
蓋拉格指出,教廷出發點是維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烏克蘭人是否期盼談判或準備讓步,是由他們自行決定,大家需要支持他們。
蓋拉格認為,「公正的和平應是糾正烏克蘭所遭受之侵略」,但目前很難確切地說烏克蘭人認為什麼是公正和平,他們希望收回被俄羅斯佔領的所有領土,目前現實上看來不太可能;若烏克蘭協商接受減少領土,國際社會與歐洲內部許多人認為這不會帶來持久和平,「我認為這些最終都必須透過談判敲定。」
在專訪中蓋拉格也表達教廷不贊同川普上任後採取的多項政策,包括大規模驅逐無證移民,並且對於川普決定退出因應氣候變遷的「巴黎協定」感到遺憾,這開創了非常糟糕的先例。
此外,針對川普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削減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蓋拉格表示,他相信每個國際或國內組織都有可批評之處,但也有巨大貢獻,「教廷會對世衛一些政策提出批評,但同時相信它可以做很多好事。」
蓋拉格認為,美國在全球撤回USAID援助,已造成許多立即性衝擊,教廷對這個決定感到非常遺憾,許多天主教慈善機構也因此被迫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