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12.6億 雲林跨清水溪大橋動土

斥資十二點六億,全國最高跨清水溪橋動土,預計一一七年七月竣工,將重現草嶺風華。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府繼一一一年完成縣道一四九甲線因九二一地震受創中斷通車任務後,縣府爭取總經費十二點六億元,辦理跨清水溪大橋興建工程動土,工程預定一一七年七月完工,將是全國最高橋梁,帶動草嶺地區觀光旅遊商機,重現草嶺風華。

斥資十二點六億全國最高跨清水溪橋模擬圖,動土後一一七年七月竣工重現草嶺風華。(記者陳正芬攝)

縣長張麗善指出,古坑草嶺因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嚴重受創,上任第一次行動主管會報就到草嶺聽鄉親意見並擬定草嶺風華再現三部曲計畫;首部曲一四九乙線,時因一四九甲線廿五至廿八公里路段崩塌阻斷樟湖往來草嶺須繞行南投縣;經整合交通部、公共工程委員會及地方資源,總計投入三點三六億元,於一一一年二月十五日讓中斷廿二年縣道一四九甲線全線通車為二部曲。

張麗善說,第三部曲跨清水溪橋興建,要讓大客車能省時直接進入草嶺地區,橋全長六八○公尺,是觀賞山谷美景絕佳地點,也是每年黃頭鷺遷徙賞鳥熱點,更是連結華山、萬年峽谷、貝殼化石區等必經路線;感謝中央經費補助,工程動工後預計一一七年七月完工,期待順利達成草嶺風華再現目標。

斥資十二點六億全國最高跨清水溪橋動土,一一七年七月竣工重現草嶺風華。(記者陳正芬攝)

交工局長汪令堯說,考量一四九甲線因地形原路線彎度及坡度過大,大型車無法通行,第三部曲遂擬規劃設計跨清水溪大橋,以截彎取直辦理,因為位於湖山水庫集水區,並啟動完成環境影響評估,縣府在中央尚未核定前,即超前部署自籌近二千七百萬預算先發包規劃設計,跨清水溪大橋採雙脊背橋形式,全長六八○公尺(主橋四四○公尺,兩側引道合計二四○公尺),全寬配置雙向雙車道及人行空間達十七公尺,將成為新的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