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近期全國性的急重症醫療壅塞,基隆市衛生局及轄內醫療院所持續採行適當策略因應,日前召開「緊急醫療救護諮詢委員會」,與基隆市醫師公會、護理師護士公會、律師、學者、臺北榮民總醫院急診代表等,及基隆緊急醫療網絡相關醫院,包含新北市的金山醫院、瑞芳礦工醫院、基隆市的長庚醫院、部立基隆、礦工醫院、三總基隆分院、基隆市消防局,共同討論精進急重症醫療壅塞及相關因應策略。
針對基隆市四家醫院急診就醫及候床情形,基隆市衛生局原已每月固定透過監測急救責任醫院品質指標報表掌握,這個冬天以來更是每天透過「急診即時資訊通報系統」監測,農曆春節至今,衛生局長張賢政多次和長庚醫院、部立基隆醫院兩院急診部主任及醫院主管溝通因應策略。
會議中除就四家醫院過去一個月逐日急診就醫及候床情形再次回顧,也就各家醫院採取的策略分享及檢討,各院都已啟動相關機制改善住院病人出院計畫及流程,並持續監測及滾動檢討;就診量最高的長庚醫院除春節期間候床人數最高峰,之後每日候床人數約為十至四十人,多數可以在中午前病房病人出院後入住,約十分之一候床達四十八小時;而部立基隆醫院也有候床但多數於二十四小時內入住,且也多可以在中午前病房病人出院後辦理入住;三總基隆分院及礦工醫院急診也已都有監控及因應機制。此波全國性的急重症醫療壅塞情況中,基隆市透過各醫院的協助,而能有初步成效,並將持續精進。
會後張賢政也再次跟各醫院院長等主管聯絡,感謝其持續執行及監控各項因應策略,包括住院病人出院計畫;並請醫院主管對醫院醫護人力,尤其是急診高度負擔的醫護人力,未完全改善前,先有適當備援人力安排,並給予關懷及實質補貼,讓每個第一線工作醫護人員都得到尊重與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