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推動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彰顯地方歷史文化價值,新竹縣文化局九日舉行「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修復工程開工典禮,由縣長楊文科率領縣府團隊、羅氏家族成員、工程團隊共同參與,透過上香祈福儀式祈求工程順利圓滿。
楊文科表示,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具有百年歷史,為在地最具特色單姓聚落核心建築之一。羅屋書房係於民國二年由羅氏先祖羅碧玉興建,羅碧玉重視教育,建立書院教育子弟、培養關西人才,近年也在其後人羅仕龍的經營管理下,有來自六十多個國家的旅客造訪,打造其影響力。期望透過此次修復工程能繼續保存羅屋書房的風華歲月,再延續一百年,未來修復完成後,也歡迎各地旅客造訪,了解其歷史淵源及建築之美。
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羅屋書房一般稱呼為羅屋書院,不僅是關西地區最具特色的單姓聚落核心建築之一,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此次修復工程的啟動,標誌著歷史記憶的保存與延續,同時也為地方文化觀光注入全新動能。修復完成後,羅屋書房將成為關西地區文化觀光的新亮點,促進地方繁榮發展。工程預定工期為四百五十個日曆天,預計明年六月竣工。
羅屋書房其歷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由羅氏先祖渡海來台後定居於上南片聚落所建立。現存建築創建於明治三十四年(一九0一年),並於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年)完成,兼具家族公廳、學堂及祭祀空間之功能,展現客家族群崇祖重教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