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兼人社中心主任戴浩一,慷慨捐贈新台幣一千萬元,設立「國立中正大學紫荊台灣社會少子與高齡研究基金」,以鼓勵中正大學教師在台灣少子與高齡議題上的創新研究。十日舉行基金捐贈儀式,由校長蔡少正代表學校與戴浩一教授簽訂捐贈合約書,期許這筆基金能促進學術發展,提升中正大學在少子與高齡研究的影響力與聲望。
戴浩一教授長年關注社會議題,長期投入學界較少關注的台灣弱勢族群語言,包括聾人用的手語、高齡者語言退化,還有偏鄉孩童閱讀能力發展等,貢獻社會。捐款設立獎學金幫助清寒學生,創立「手語語言學台灣研究中心」,開啟台灣手語研究的新篇章。前幾年,更在曾志朗院士認知腦神經團隊的支持下,在中正大學成立「漢語識字閱讀理解與認知腦神經發展計畫」研究團隊,針對聾人與兒童閱讀障礙,高齡者閱讀退化投入研究。
除了語言學領域的貢獻,戴浩一教授對高齡化議題同樣投入大量心力。促成「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的成立。而少子化問題亦是不可逆的趨勢,台灣整體老化指數已超過160,嘉義縣更是超過260。作為嘉義縣內最重要的研究型大學,中正大學應肩負社會責任,在該領域發揮學術專長,為社會帶來實質貢獻。
為激發校內教師對少子化與高齡社會議題的研究熱忱,戴浩一教授將以每年新台幣兩百萬元,為期五年的方式捐贈中正大學一千萬元。他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號召社會各界與企業共同響應,促進相關研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