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十一日攜手瑪家鄉公所、社區族人、長榮百合國小及北葉國小學童,於該鄉禮納里部落舉辦「原生植物植樹-讓我們織一片生態綠網」活動;現場近百名參與者親手種下楓香、穗花棋盤腳、肖楠、臺灣海棗、疏脈赤楠、枯里珍、厚葉石斑木、山胡椒與假酸漿等二百株台灣原生樹種,不僅強化社區生態,也提供蜜源植物與棲息空間,共同為屏東沿山公路農地保育軸帶棲地營造盡一份心力,讓禮納里共織一片生態綠網。
禮納里部落座落於中央山脈西側,也將成為「瑪家鄉原生植物保種示範區」。此次植樹特別選用兼具文化價值與生態功能的原生植物,為當地生態增添更多層次的綠意。隨著樹苗成長,這片綠林將與周邊森林串聯,成為各類生物的庇護所,打造永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網絡。

瑪家鄉長羅清仁表示,透過種植原生植物、蜜源植物與民俗植物,成就與實踐該鄉對於環境生態永續維護台灣原生植物保種之示範園區,提升生態與人文環境教育。
除了植樹,現場還進行森林防火與生態保育推廣,由屏東分署潮州工作站的森林護管員展示森林防火工具,並讓學童實際體驗背負式水袋與打火拍,學習如何防範與撲滅森林火災,提升防災意識;也提醒民眾戶外活動勿隨意生火,慎防森林火災,攜手守護台灣珍貴的森林資源。
活動現場提也供肖楠、蘭嶼羅漢松苗木共一百五十株,贈送給參與活動的民眾,希望讓禮納里成為生物多樣性的搖籃,共築人與自然共生的永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