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共學團訪基隆 新住民體驗多元文化

從花蓮專程來到基隆的張美君,指導製作印尼竹琴。(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為慶祝印尼國家音樂日,移民署基隆市服務站十一日邀請多元文化培訓講師兼「印尼共學團」負責人張美君女士,以及團隊夥伴許羅熙娣女士,從花蓮專程來到基隆,向來自大陸、越南、印尼、緬甸及日本等國家十五位新住民及家屬,指導製作竹琴並帶領大家體驗印尼爪哇舞蹈,現場洋溢出歡樂愉悅及多元民族融合的氛圍,讓新住民及其家屬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

張美君來自印尼泗水,結婚來台生活二十多年,育有三位子女,不僅具有多年教學與文化推廣經驗,也具有廣播主持經驗,在台灣積極投入在多元文化教育、印尼語教學、傳統工藝與音樂文化的傳承等,並參與社會公益服務。羅熙娣來自印尼東爪哇,依親來台灣十餘年,與先生育有一雙兒女,目前在花蓮縣中正國小擔任印尼語老師。

為了在台分享印尼當地有趣的遊戲與文化,張美君成立「印尼共學團」,教導新住民家庭成員一起跳舞與快樂學習,並由羅熙娣擔任舞蹈團團長,實現上台表演的夢想,讓新住民子女了解到母親的家鄉,也讓更多的居民認識印尼多元文化。

活動首先由羅熙娣開場,教導在場學員印尼舞蹈「Poco-Poco」,這是一首來自印尼北馬魯古特爾納特市的舞曲,具有「可愛、有趣」之意。接著由張美君簡報介紹印尼竹琴文化,並說明竹琴曾多次入選世界紀錄,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遺產。傳統竹琴是由竹子所製成,音色清脆動人,然而,一首曲目的演奏,必須要由七支不同音調的竹琴相互搭配才能完成。

基隆市服務站主任毛兆莉謝謝張美君和羅熙娣讓基隆新住民及家屬認識印尼音樂藝術文化,提升新住民多元文化素養與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