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市公車票價可望今年調漲

 

基市公車票價近二十年未調整,今年終要檢討。(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公車票價近二十年未調整,三月辦理票價審議委員會,預計年底完成公車合理運價成本訂定;不過,採購新車、司機缺員,養一台電巴相當三台油車,未來五年要汰換電池價格又高,議員憂心恐造成公車營運另一個「錢坑」,要求都應整體考量,才能讓市公車永續經營。

基隆市公車連年虧損,學生、社福卡都要靠市府補貼,近二十年未調整的公車票價,終於要召開票價審議委員會,市議員陳冠羽說,公車處一一三年虧損一點一億元,今年預計虧損五千四百萬元,每年繳付銀行利息二千萬元。他指公車處本身體質差,應比照其他縣市,試辦小黃公車取代偏遠山區路線,解決車班不足、司機缺員問題,甚至可以比照他縣市小黃醫療專車,納入營運績效檢討來改善。

基市公車處長鄭永陽表示,司機員額目前缺十九名,今年又陸續有人退休,所以近期會舉辦招考新駕駛員,並研議增加司機薪資,因應未來新的電巴加入營運。

陳冠羽說,公車司機平均月薪五萬四千元,比其他客運業者少,基隆山多、老人搭車多,造成某些特定路線司機特別難找。連恩典建議碇內及暖暖地區早班公車,能調派低底盤公車,方便老弱婦孺採買上下車。

張顥瀚指出,基市公車近年故障率高,但提醒市府票價審議檢討應以未來電車運價去討論,他說,新竹市過去營運困難,油車每公里營運成本為五十四點四元,電車卻要六十二點五元,兩者差八元。所以,運價分析應以汰換電巴後去思考,包括建置成本、司機待遇等整體考量。

他提到,民間反映養一台電車等於養三台油車,加上五年汰換電池,幾是車價一半,增加未來公車處負擔,市府應先與業者商議,免得汰換後變成公車營運更大的「錢坑」。

此外,議員張耿輝、曾怡芳、呂美玲等也提出電動車易自燃造成火災,應予駕駛員職前訓練,七堵泰安人口住二、三千人,每天上午只靠一班公車,早上上學上不了車,下午在公車循環站如擠沙丁魚,都希望在增加人車後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