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自一一三年十一月於東門市場站啟用首座智慧公車站牌以來,至今已完成七十八處智慧站牌設施的建置,並於十三日舉行啟用典禮,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七十八處智慧站牌全面啟用,象徵新竹市的智慧交通建設邁入新里程碑,後續會逐步擴展至全市七百九十七處公車站點。
邱臣遠指出、市府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優化新竹市的公共運輸環境,透過智慧站牌的建置,即時提供公車動態資訊,讓民眾能隨時掌握班次時間,縮短候車時間,提高搭乘意願,進一步促進大眾運輸使用率。

邱臣遠說,此次建置的七十八處智慧站牌分為「獨立式」與「附掛式」兩種類型,「附掛式」主要設置於候車亭或無合適人行空間之處,而「獨立式」則設置於人行道或路側,並配備十三吋及三十二吋顯示面板,十三吋螢幕適用於六條以下公車路線,三十二吋則適用於七條以上公車路線,提供即時的公車到站資訊、日期與時間等基本服務;同時,智慧站牌亦兼具市政宣導與公共活動資訊推播功能,讓民眾在候車時即可獲取最新的城市動態與政府公告。
交通處表示,新竹市公車智慧站牌的建置優先考量公車班次密集、人潮聚集的地點,以及醫院與學校周邊站點,並以藍一區、一八二路及先導公車路線作為示範路段,會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擴建智慧站牌,後續由東區、北區向香山區逐步擴建,建置過程也同步整併旗桿式站牌,改善過去因站牌高度過高,導致公車資訊不易辨識的問題,同時將高度調整至約一百五十公分,方便市民與行動不便者、輪椅族群查閱公車動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