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推出「運動競化論—古代生活與現代競技特展」,運用3D列印技術揭開史前人骨骼裡的「生存密碼」,從腰椎骨刺到鎖骨凹陷,每處痕跡都訴說著從史前技能到現代競技的演化故事,這項特展至九月十四日,歡迎大眾前到參觀探索。
十三行指出,「運動競化論—古代生活與現代競技特展」以南島語族的生活技能為主軸,匯聚來自十七個地區的精采文物,包括沙巴、蘇門答臘等地的珍稀藏品,真實呈現古代族群射箭、投擲、負重、划船等原始生存技能蛻變為當代運動項目。現場並展出二0一八亞洲青年錦標賽和二0一七亞洲錦標賽分別繳出一金一銀和兩銀佳績的「輕艇男孩」劉錦翰的「戰艇」;還有國史館典藏的《一九九五年世界射箭錦標賽中華隊簽名競技弓》,見證台灣選手在國際賽場上的榮耀。

十三行館長羅珮瑄表示,「十三行人的運動」展區以體質人類學角度呈現研究成果,透過3D列印還原史前十三行遺址出土人骨,讓觀眾近距離探索「運動印記」;考古證據顯示,十三行人因應生活需求,長期從事高強度體力活動,在骨骼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女性腰椎骨刺可能與經常負重工作有關;男性的鎖骨肌肉附著痕跡則顯示頻繁從事划船或射箭等活動,而凹陷的鎖骨更揭示大量使用臂力的生活習慣。
羅珮瑄表示,博物館也邀請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教授何承訓將於三月廿二日下午二時主講「運動競技與健康」,探索運動、健康與生活的最佳平衡點,講座免費參加,即日起受理報名,參加者有機會獲得特展專屬文創商品。